“包球”和“糊球”,是水泥磨粉磨作业中常见的不正常现象。
一、“包球”和“糊球”定义区别:
“包球”:磨内温度高时,通风量相应减少,粉磨阻力相应增大。物料在研磨体的冲击下,即可带上电荷,吸附在研磨体、衬板和隔仓板上;同时,细料本身也会因所带电荷的不同而互相吸附,形成小片状。这种现象称为“包球”。磨内温度越高、物料磨得越细,“包球”现象就越严重。
“糊球”又叫“糊磨”:物料水份大时,磨内温度较低,物料在研磨体的冲击下,粘附在研磨体、衬板和隔仓板上,磨内通风量减少,粉磨阻力加大,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糊球”。物料水份越大、磨内温度越低,“糊球”现象就越严重。便于区分两者,一般情况下,温度高造成的是“包球”,水份大造成的是“糊球”。
二、“包球”和“糊球”相同处:
“包球”和“糊球”发生后,相同的是研磨体被物料包裹,衬板上吸附着一层物料。在任一种情况下,缓冲作用加重,磨音低沉,隔仓板和出料篦板的篦缝被物料堵塞,致喂料量被迫减少,产品细度增粗(但比表面积提高),同时,磨机和出磨提升机电流下降。
三、“包球”和“糊球”处理方法
1 “包球”的根本原因是磨内温度过高,而导致磨内温度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入磨物料温度太高
(2)磨内通风不良
(3)喂料量过少,或磨机在停止喂料条件下运转时间长
(4)研磨体级配不合理,导致磨内温度升高造成“包球。研磨体直径太大或磨机各仓粉磨能力不平衡致使磨机后仓装载量过多。
处理“包球”,切不可像处理“饱磨”那样,采用减少或停止喂料的方法。否则,磨内温度更高,“包球”现象更严重。处理“包球”的方法如下:
(1)采取降低磨内温度的措施,如改善磨内通风、加强筒体淋水、降低入磨物料温度等。
(2)向水泥磨内加入适量的干矿渣、干炉渣等具有助磨性质的物料。
(3)加入适量的助磨剂。如在入磨熟料上滴加水泥产量0.2%的三乙醇胺(浓度30%),或造纸厂纸浆废液(浓缩至1.2~2.0波美),或1.5波美的纸浆废液与三乙醇胺的混合液(三乙醇胺为混合液的1/10)。加入助磨剂几小时之后,磨机的生产即可恢复正常。
(4)“减大加小”,优化研磨体级配。“包球”若是磨机各仓粉磨能力不平衡造成,则应取出适量后仓球或增加前仓钢球;若是球径太大造成,应以适量较小的球取代等量最大的球,必要时,需重新进行球段级配。
(5)采用磨内喷雾降温系统,由于雾化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吸收大量的热,从而有效降低磨内温度。同时由于水蒸气可消除静电,避免水泥因静电互相吸附而结团及黏附衬板,所以,采用磨内喷雾降温系统可从根本上消除 “包球”现象。
(6)保证质量前提下,增加喂料量,增加循环负荷 。
2 磨内温度升高
“包球”后对磨机粉磨效率和水泥质量的不良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磨机粉磨效率下降,这是由于物料的易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引起的。同时,由于温度的升高,微细粉尘容易因静电吸引而聚集,造成粘球现象,也降低了磨机的粉磨效率。有试验表明,入磨物料温度超过50℃,磨机产量将受到影响,超过80℃,水泥磨产量降低达10-15%。
(2)磨内温度升高,还会引起石膏(CaSO4•2H20)脱水成半水石膏(CaSO4•1/2H20)甚至产生部分无水石膏。(CaSO4),引起水泥假凝。普遍认为,石膏脱水成半水石膏的温度为100℃-110℃。
(3)磨内温度升高,还会对磨机的机械部件造成不良影响,如使滑履轴承温度升高,润滑作用下降,甚至将滑履轴承烧坏,还会加快袋式除尘器布袋的老化等。
3 “糊球”的根本原因在于磨内温度下降,而导致磨内温度下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混合材水份偏大
(2)隔仓板或出磨蓖板缝隙堵塞磨内通风不良
(3)气温下降,物料温度偏低
(4)喂料操作不规范
在开机投料时,尤其气温低的时候,要等到水泥温度升的一定温度的时候方可投料,投料量有大到小,磨尾风机风门开度建议以5%左右进行递增,直到磨尾提升机电流有明显升高,此时说明磨内完全通畅,再开粉煤灰喂料组,喂料过程中严禁“脉冲喂料”。
处理“糊球”,和貌似处理“饱磨”一样,在发现出磨水泥温度和气体温度较低时,及时的减少喂料或加大通风,定期清理蓖缝,增加有效通风面积可从根本上消除水泥磨“糊球”现象。否则,磨内温度更低,“糊球”现象更严重,磨尾出料更少,水泥磨工况会更差。